11月20日至24日,我校分别在一校区、文理学院和体育学院成功举办了5场2018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事迹报告会。校团委书记霍其武出席了一校区报告会,各学院团委负责老师、各实践团队指导老师以及2018级新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由校团委副书记陈立记主持。
“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旨在使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感知社情、体察民情,在实践中奉献爱心、服务基层,增长才干、磨炼意志,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我校从1997年开始实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至今已走过21个年头,活动范围覆盖河北、天津、陕西、西藏等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和山西省各市县区。2018年,我校继续以项目化、特色化的形式,组建了211支社会实践队伍,其中包括37支校级实践队、174支院级实践队,共有3100余人参与社会实践。本年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受到了包括新华网、光明网、中青报、新浪网、山西日报等在内的各大新闻媒体与电视台的专题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为了献礼我校六十周年校庆,我校团委从211支实践队伍中,选取了8支具有代表性的团队进行事迹汇报。汇报会上,8支社会实践团队通过视频、朗诵、情景演绎等方式进行了汇报。校社联“晋师行知实践团”展示了对安泽县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现状的考察情况并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发展提出了许多合理性建议;外国语学院探索与弘扬晋文化社会实践队展示了对襄汾、曲沃、洪洞等地进行文化调研的结果,深度挖掘了晋文化的丰富内涵;戏剧学院“心系右玉、扶贫逐梦”社会实践队深思践悟“右玉精神”,将我校“大思政”建设落实到实践行动中,为我校广大团员青年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打开了新思路;政法学院“懂法守法,普法先行”社会实践队深入乡村,坚持开展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化材学院“红色记忆寻访”社会实践队用两年的时间,多次奔赴武乡,访谈八路军老兵,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校学生会“禁毒防艾”社会实践队多次开展“青春传递正能量,禁毒防艾我先行”行动,进行禁毒防艾宣讲;校党委宣传部和团委联合组建的社会实践队践行文化下乡、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秉持“重走东征路,共铸民族魂”的精神,先后在永和、吉县等地开展了为期15天共计13场文艺演出,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红色筑梦之旅;莳英计划的特色活动是暑期生存训练,学员们被要求身无分文,远赴陌生之地独立生存15天,对莳英计划的学员们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今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活动过程中,校领导多次深入实践地,让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老师及队员们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关怀和鼓励。
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我校青年学生不仅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而且了解了国情、感知了省情、体察了民情,通过实践奉献爱心、服务基层、增长才干、增加阅历、磨炼意志,深切感受到作为新时代的广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顽强拼搏、奋勇担当,书写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青春篇章。


